- 王海濱: 西門子數字化工廠的中國落地實踐
- 發布人:電老虎 時間:2019-12-26 新聞來源:未知 瀏覽量:
王海濱的職業生涯在今天的年輕人看來,多少有些乏味:從 1993 年加入西門子成為一名 SIMATIC 可編程控制器銷售代表開始,整整 26 年,他只有一個“東家”,就是西門子。只是隨著從銷售代表到業務部門經理,再到出任自動化與驅動集團華東區總經理、高級副總裁,直至擔任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西門子大中華區數字化工廠集團總經理,他的經歷開始有些勵志了。
王海濱的職業生涯與西門子中國市場的發展息息相關的同時,也從某個角度與整個工業領域的發展曲線互相呼應。
1993 年,效率決定一切,企業最為關心的是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全負荷提高生產效率。于是整個工業領域都在強調自動化的價值。因此作為自動化領域的大佬,西門子在中國市場順風順水。
隨著整個工業領域的不斷演進,到了 2000 年以后, 尤其是在 2010 年左右,全球的工業企業都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一場能夠與對手拉開距離的業務轉型, 雖然勢在必行,然而卻苦于沒有思路、沒有策略,更沒有方法。
此時,在 2007 年,當年整個工業軟件行業最大的新聞出現了:西門子收購了 UGS,并將其更名為 Siemens PLM Software。
西門子的做法一下子讓整個工業行業開始看到了一些方向:兼具工業自動化硬件和工業軟件的西門子,如果通過此次收購可以實現“虛擬和現實的聯接”,那將一次性徹底解決工業企業在應用 IT 技術過程當中的最大問題——業務與系統“兩層皮”——從而將帶領工業企業真正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終極目標:用軟件、信息和數字等來自虛擬世界、能夠用更低成本驗證、衡量的數字化模型,來驅動包括生產過程、加工流程等現實世界的真實生產;同時用現實世界的真實反饋優化虛擬世界,無疑讓整個工業從設計、生產、加工、銷售和服務等各個業務環節,更加連貫,更加具有柔型、可調節,而且調整和優化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從此刻開始,事實上也開啟了西門子針對自身的一次艱難但是具有開創性的業務調整。彼時,王海濱剛剛結束在德國紐倫堡西門子自動化與驅動集團總部的工作,回國擔任西門子自動化與驅動集團華東區總經理。
整個工業領域前進的趨勢還在繼續,而西門子自我轉型依然在不斷深入當中。
雖然通過 2007 收購 UGS,西門子擁有了比較完整的從設計、工藝、制造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軟件解決方案。但是大佬做事,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于是,從 2008 年收購德國 Innotec 開始,西門子通過一系列大手筆、讓人眼花繚亂的收購,成為能夠為工業企業業務提供最完整軟件支持的系統提供商。如在 2013 年收購 LMS 和 TESIS;2014 年底收購 Camstar……直到 2016 年,西門子正式發布 MindSphere,西門子通過云計算,實現了對全部產品的融合和平臺化處理,從而為工業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和數字化工廠的建設提供了完整的技術產品路線。
“我們開啟了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的新篇章。”2018 年 7 月 9 日,在中德兩國總理的共同見證下,西門子和阿里云在柏林簽署備忘錄。通過合作,西門子將和阿里云合作,打造工業數字化網絡,借助“工業 4.0”和工業互聯網助力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這被很多人看成是西門子從一個工業自動化硬件大佬轉向成為新型數字化智能工廠系統提供商在中國的一個里程碑。為此,西門子特意向中國用戶發出了一封《致中國用戶的信》,信中強調:“西門子基于云的開放式物聯網操作系統 MindSphere 正式落地阿里云,進入中國,將開啟許多機遇之門,引領我們的客戶邁向美好的數字化未來。”
工業物聯網 MindSphere,作為西門子提供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核心平臺,一時間不僅成為整個工業領域關注的核心,而且也是衡量西門子此次自身轉型是否能夠獲得成功的標志——如何快速獲得市場和用戶的認可,將是其中最重要的指標。而作為世界制造業的中心,如何能夠獲得中國市場,則是重中之重。
“這是西門子在公司愿景 2020+ 基礎上的新架構:如果把今天的西門子比喻成一艘擺滿了集裝箱的巨輪,那么凱颯先生的想法就是要把這樣一艘巨輪變成由噸位不等的若干艘軍艦組成的艦隊,在西門子品牌下的一支艦隊。”2019 年 4 月 1 日,西門子集團完成了最新的組織架構調整。調整后的西門子旗下被分成三個集團公司和三個戰略公司,其中數字化工廠集團(DF)與過程工業與驅動集團(PD)被合并為數字化工業集團,成為西門子旗下繼能源、智能基礎設施之后的三大集團公司之一。合并后的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的業務被劃分為五個領域:軟件、工廠自動化、運動控制、過程自動化和客戶服務。
在中國地區,數字化工業集團的業務被交給了王海濱——當年 4 月,王海濱授命擔任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西門子大中華區數字化工廠集團總經理。西門子實際上是把公司業務轉型在中國落地的重任,交給了王海濱。
“數字化是指通過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實現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的融通,創造聚焦于產品、生產與性能等各環節的數字化雙胞胎(Digital Twin)應用,將價值鏈上各個孤立的過程無縫連接,通過數據雙向流動與閉環反饋,實現物理世界持續優化。”王海濱在面對媒體時,多次強調未來數字化工廠所能帶來的價值。而西門子在其中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西門子的傳統自動化業務是市場的領先者,在工業軟件的領域,我們在中國也已經成為市場占有率第一名的公司。而對于每家具有前瞻性的制造業的客戶,他們都在想:我的企業在接下來的三年五年十年應該怎么發展?怎么樣能夠再上一個臺階?兩個臺階?對于這個方面的思考,無一例外的結論就是必須要完成數字化轉型。也就是說,要把我們所說的 OT 和 IT, 這些原來分割開的、沒有什么相互聯系的數據,在數字化企業的架構下實現相互的融合。”
如果說MindSphere正式落地阿里云是為西門子轉型提供了充分的技術準備,那么實際上王海濱對目前中國市場的認識,則為其規劃更具針對性的市場規劃提供了充分的依據。
在今年 2019 年上海國際工博會期間,西門子在展館搭建了展示未來數字化工廠的真實應用場景,并且展示了包括西門子成都數字化工廠、西門子數控(南京)有限公司、西門子工廠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西門子電機(中國)有限公司和蘇州西門子電器有限公司所在內的多家具有典型代表的應用企業。
“西門子數控(南京)有限公司從一開始就使用各種數字化手段進行規劃,從廠房的產線布局、到仿真和驗證等……我們給客戶講的整個數字化企業故事在我們自己建設 SNC 工廠時完全被應用起來了。”現場接受采訪的王海濱強調,對于大多數工業企業來講,并不具有“從頭新建”的可能性,因此如何邁出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在現有基礎上重構企業的 IT 架構和 OT 邏輯,成為關鍵。
“以去看病去做比喻,評估模型相當于體檢的若干項指標,我們自己打分,依據合格的指標就可以對自身的健康狀況大概有所了解。但如何改善?這就要去咨詢醫生了,醫生會告訴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辦法,路徑怎么走,藥方怎么開。這就是評估和咨詢的價值。”王海濱所指的,是西門子聯合國內一家咨詢機構共同推出的全新 “數字化企業畫像”——數字化企業能力評估模型(Digital Enterprise Portrait)。王海濱強調,作為幫助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第一步的工具,企業數字化能力評估實際上為了幫助企業了解自身的數字化能力與發展現狀,而后期則會有西門子的數字化咨詢團隊為企業用戶提供量身定制數字化轉型規劃,從而將轉型理念具體化為可落地的實施方案:“每個行業有相應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特點,因此我們希望能夠與不同行業中有影響力的企業達成數字化轉型的共識,并幫助這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從而對整個行業能夠起到示范作用。”
寫在最后
從理論到技術,再到產品,用 Digital Twin 實現 OT 和 IT 的融合,進而幫助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這對于西門子自身來說,這意味著將是一次深刻的思維轉型和業務重組——這種改變對于像西門子這種體量的公司來講, 是一個不得不完成、但充滿挑戰的改變。而在中國如何實踐,我們可能還需要給西門子和王海濱一些時間。
2020年首場《兩網招投標實操特訓班》蘇州開班
(點擊圖片可得詳情)
-
關鍵詞:王海濱
推薦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