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氣原理圖該如何繪制?
- 發布人:電老虎 時間:2019-12-26 新聞來源:未知 瀏覽量:
常用的電氣圖包括:電氣原理圖、電器元件布置圖、電氣安裝接線圖。各種圖紙的圖紙尺寸一般選用297×210、297×420、297×630、297×840mm、四種幅面,特殊需要可按GB126—74《機械制圖》國家標準選用其他尺寸。
電氣原理
用圖形符號、文字符號、項目代號等表示電路各個電氣元件之間的關系和工作原理的圖稱為電氣原理圖。電氣原理圖結構簡單、層次分明,適用于研究和分析電路工作原理、并可為尋找故障提供幫助,同時也是編制電氣安裝接線圖的依據,因此在設計部門和生產現場得到廣泛應用。
電氣原理圖是把一個電氣元件的各部件以分開的形式進行繪制,現場也有將同一電器上各個零部件均集中在一起,按照其實際位置畫出的電路結構圖。
結構圖的畫法比較容易識別電器,便于安裝和檢修。但是,當線路比較復雜和使用的電器比較多時,線路便不容易看清楚。因為同一電器的各個部件在機械上雖然聯在一起,但是電路上并不一定相互關聯。
繪制原則
1、電氣原理圖中的電器元件是按未通電和沒有受外力作用時的狀態繪制。在不同的工作階段,各個電器的動作不同,觸點時閉時開。而在電氣原理圖中只能表示出一種情況。因此,規定所有電器的觸點均表示在原始情況下的位置,即在沒有通電或沒有發生機械動作時的位置。對接觸器來說,是線圈未通電,觸點未動作時的位置;對按鈕來說,是手指未按下按鈕時觸點的位置;對熱繼電器來說,是常閉觸點在未發生過載動作時的位置等等。
2、觸點的繪制位置。使觸點動作的外力方向必須是:當圖形垂直放置時為從左到右,即垂線左側的觸點為常開觸點,垂線右側的觸點為常閉觸點;當圖形水平放置時為從下到上,即水平線下方的觸點為常開觸點,水平線上方的觸點為常閉觸點。
3、主電路、控制電路和輔助電路應分開繪制。主電路是設備的驅動電路,是從電源到電動機大電流通過的路徑;控制電路是由接觸器和繼電器線圈、各種電器的觸點組成的邏輯電路,實現所要求的控制功能;輔助電路包括信號、照明、保護電路。
4、動力電路的電源電路繪成水平線,受電的動力裝置(電動機)及其保護電器支路應垂直與電源電路。
5、主電路用垂直線繪制在圖的左側,控制電路用垂直線繪制在圖的右側,控制電路中的耗能元件畫在電路的最下端。
6、圖中自左而右或自上而下表示操作順序,并盡可能減少線條和避免線條交叉。
7、圖中有直接電聯系的交叉導線的連接點(即導線交叉處)要用黑圓點表示。無直接電聯系的交叉導線,交叉處不能畫黑圓點。
8、在原理圖的上方將圖分成若干圖區,并標明該區電路的用途與作用;在繼電器、接觸器線圈下方列有觸點表,以說明線圈和觸點的從屬關系。
2020年首場《兩網招投標實操特訓班》蘇州開班
(點擊圖片可得詳情)
- 上一篇:電氣控制系統10條小常識
- 下一篇:電氣工程師必知的100條電氣運行知識
-
關鍵詞:電氣原理圖
推薦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最新文章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